葡萄牙驻华大使参观《归来•丝路瓷典展》

2017-06-09 10:32:3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6月9日电 据《景德镇日报》报道,6月7日上午,葡萄牙驻中国大使若热·托雷斯-佩雷拉一行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正在举办的《归来•丝路瓷典展》。参观中,若热·托雷斯佩雷拉表示,他是看到新闻,发现《归来·丝路瓷典展》在国家博物馆后就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他表示,中国的外销瓷历史中葡萄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葡萄牙人最早来到中国,然后把中国的瓷器带到欧洲。葡萄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参观中,他还不停地询问此次展览的承办方负责人。“这个展览筹备多少时间?是否会去葡萄牙展览?”

0.jpg

当使馆新闻官告诉他展览中有几处地方提到葡萄牙及克拉克瓷时,他兴奋地表示“Kraak”是葡萄牙的一艘跨越欧亚的商船,而葡萄牙是最早参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在“一带一路”期间举办这个展,意义深远。而葡萄牙也积极响应并愿意参与“一带一路”的倡议。交谈中,若热·托雷斯佩雷拉还笑称《归来•丝路瓷典展》应该先在葡萄牙展览再来中国展览。并主动提出愿为《归来•丝路瓷典》去葡萄牙里斯本展览提供帮助与支持,共同宣扬中葡远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临别的时候,若热·托雷斯佩雷拉大使邀请承办方出席6月9日葡萄牙大使馆举行的葡萄牙国庆日招待会。

1496975628441331.jpg

据悉,《归来·丝路瓷典展》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主办,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北京归来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展览持续至2017年6月9日。该展览由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担纲总策划,参展的陶瓷珍品以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为主。在展览现场,各类外销瓷器型千样百态、花色奇艺缤纷,涵盖食具、茶具、咖啡具、陈设器、妆具、灯具等不同用途的器具,包括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单色釉、窑变釉、白瓷、青瓷、影青瓷、刻花、划花、印花等各种工艺手段。

1496975654479249.jpg

“克拉克瓷器”,英文名为Kraak  porcelain,其名称来源于16世纪的葡萄牙货船。当时荷兰人称葡萄牙远航东方的货船为“克拉克”(Kraak),在荷兰语中它是“葡萄牙战舰”的意思。而葡萄牙人称这种船只为“瑙斯”(naos),故澳门人又称克拉克瓷器为“加佬瓷”。日本人则称其为“芙蓉手”。景德镇生产的克拉克瓷器盛行的时间为明代万历至崇祯时期(公元1573~1644年)。明代后期景德镇克拉克装饰风格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与15世纪以后欧洲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具有濒临大西洋地理优势的葡萄牙、 西班牙、荷兰、英国王国相继担当了这一领导者的角色,而其中对明代后期景德镇克拉克装饰风格瓷器产生具有重要推动和中介作用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驻华大使馆)

1496975665269295.jpg

责编:李瑞辰、樊小菲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